太和县打造“网格化+互联网”安全监管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9-01-11 10:19 来源: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2016〕11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六项机制” 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16号)及省安委办制定了《构建“六项机制” 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皖安办〔2017〕19号)下发后,太和县委县政府认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在安全生产领域的顶层设计,是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是改变安全生产事故频发被动局面的一次重大变革。为抓好此项工作,我县精心谋划,抽调精兵强将,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并完善标准规范,建设信息化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高度重视,制定方案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一定要抓好风险管控工作,构建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把风险管控工作列为县委县政府今年解决的重大事项。多次听取汇报,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我县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得以稳步推进。时任县委常委、副县长胡明亲自挂帅,带领相关人员远赴马鞍山、六安等地进行调研学习,一路考察、一路思考,开启了太和县如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探索之路。县安监局把风险管控工作当作升级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大事来抓,超前谋划,精心组织,调配人员,全力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实施。经多次讨论和专家论证,我县于5月27日以两办名义制定《太和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方案》(办〔2017〕58号)。

在《太和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方案》和《安全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的基础上,2018年,相继出台网格化管理责任划分办法、风险点评级办法及报送流程、规范设置风险管控告知牌等规范性文件。

二、贴合实际、划分网格

我县共划分县、乡、村三级网格,明确各乡镇、各单位和网格责任人、网格员职责。细分区域和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网格。共设置行业主管部门网格23个,区域网格32个,村级网格314个,企业网格8500多个,做到“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死角”。

为保障网格检查巡查到位,与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实现有机结合,聘用314名“一村一辅警”为村级安全生产网格员,负责辖区内风险点查找和巡查工作,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网格与社会综治“两张网”深度融合,打通安全生产监管“最后一公里”。编印《网格员工作手册(试行)》,从5个方面53类规定网格员工作内容、巡查检查表、工作文书等,使基层网格员职责明确,成效明显。

三、不断探索,注重培训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不论是监管人员、网格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都很陌生,工作难以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就作为重点工作首当其冲。

2017年8月9日开始,我县在县委会议中心2号会议室召开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培训会议,先后分批次培训了32个乡镇(开发区)和23个县安委会成员单位部门的分管负责人和具办人员,村(社区)负责人、一村一辅警人员。延伸培训了我县5个工业园区的企业负责人,3个县直行业(商务局、交通局、公路局)下属单位,培训40余场次,计1600多人次。

2018年,“智慧安监”平台建成后,我县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加油站点以及涉氨制冷、粉尘涉爆、有限空间、金属冶炼等直管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分批次进行培训,共组织100余场宣讲与培训,3000余人次接受培训。并与电视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辟“安全生产在行动”宣传专栏,在重要时段滚动播出字幕、小动漫等,强化“六项机制”工作动态和相关知识宣传。

四、依托信息化手段,建设智慧安监平台

2017年,我县开始谋划建设太和县智慧城市信息平台,筹划推进云中心、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使安全生产、城管、综治、消防、公安等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全县信息化“一张网”。太和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利用“智慧城市”信息平台,投入600万元建设“智慧安监”项目。

网格划定后,如何运用“互联网+”构建风险管控网格化监管新模式是接下来的重头戏。对此,我县按照安徽省政府、省安委会统一部署,紧密结合网格化管理实际,在实施安全生产风险三级网格化管控、四级管理架构、积累安全风险管控台账资料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大数据分析处理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会同县政府信息办与开发单位,研究制定了《太和县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在统一设计与分层构建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则下,坚持统筹规划、需求主导、资源整合、以用促建的原则,全面考虑系统软硬件和网络需求,充分满足与省、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以及在建的太和县综治、消防等相关信息化平台的数据互联互通,同时重点考虑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机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基层网格员工作实际需求,统一业务标准、统一数据架构、统一技术实现,打造出符合基层实际需求的安全风险点分级别、分角色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系统根据各行业主管部门与属地政府机构监管职能、责任不同,分别设置太和县风险管控移动端APP的行业部门、乡镇(开发区)、社区(村)网格员以及生产经营单位登陆端口。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监管所属管理级别这一核心要素,实现风险点精准翔实的信息采集、责任清晰的逐级审核上报、过程可追溯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同时,为解决基层网格员安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以及风险点查找研判难度较大的问题,系统依据前期梳理的各行业安全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并结合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规范,以及相关行业标准开发出安全风险点巡查表、分级分类判定标准、风险预防管控措施等知识库,辅助基层网格员进行风险点辨识与巡查,实现了菜单式、导航式风险查找、分级管控。

基层网格员在安全风险点采集与巡查时,系统可现场实时定位、拍摄风险点现场照片,形象直观地记录风险点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的状态。对出现异常情况的风险点,基层网格员能依据系统提示,自主及时处理分级、报送工作。对不能自主处理解决的问题,由系统会自动识别,对应上报到上级政府及相应的行业主管部门,实现风险管控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五、稳步推进,确保实效

风险管控巡查是构建双机制的重要环节。我县对查找出的风险点评定级别,认真研判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一点一策,实行差异化管理。要求县、乡镇、村三级网格员根据企业监管级别,开展风险管控巡查,对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查找各风险点管控措施的缺失,并实时上报平台。行业监管部门和属地监管政府,对上报至平台的管控缺陷,履行监管职责,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及时弥补管控缺陷,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目前,各乡镇、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正在全面开展风险点查找、研判、分级工作,制作并公告风险点信息。截至目前,已上报备案风险点2684个,红色级别12个,占0.48%;橙色级别120个,占4.47%;黄色级别489个,占18.22%;蓝色级别1386个,占51.64%。未进入风险级别管理的377个,占14.05%。

为推进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应用,把工作落到实处,2018年以来,我县每季度开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督查考核。在安全生产年度目标管理和安全重点工作考核中,均加大了信息系统和风险管控工作的分值。同时,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并把约谈和通报情况计入考核结果。

 

分享到: